投行体系在逼高学历人才离开?

发布于:2017-06-21 来源:未知
2023FRM备考资料
FRM思维导图 全新复习资料 FRM前导课程 历年习题汇总
  其实不仅仅是中国,在美国也有很多人拥有同样的疑问。我们这一代人刚好赶上了改写历史的全球金融危机和硅谷的崛起,离开华尔街前往硅谷也是过去几年在美国逐渐流行的趋势之一。
 
  同时,我也希望本文能够让大家不去盲目地膜拜一些毫无意义的金融海归背景,更不要因为自己在某个投行当了几天中后台实习生就到处宣传自己是华尔街之子。
 
  要分析人为何主动离开投行,首先需要理解人为什么想要进投行。因为当这些进投行的动机被满足和消失的时候,就是离开的开始。
  我们在追求任何一样东西时,都会有不同的动机,可以将他们分为两类:理性和非理性。
 
  理性动机
 
  理性动机主要包括Pay(薪酬待遇)、Hours(工作时长)和Industry Outlook(行业未来发展)。其中Hours是一个负面动机。
 
  1.Pay:如果投行的薪资和其他行业一样,没有人会想要进投行。高薪既表示了投资银行的高门槛,同时又给从业人带来了天然的优越感。
 
  投行的薪酬体系和大部分其他行业不太一样,年底奖金是浮动的,且占据整体薪酬的比例可达平日薪水的100%,一方面让公司在资金方面浮动可控,另一方面确保员工在获得每年奖金前的全身心投入。因此就算是要离开,也都是拿了年底奖金再走。
 
  投行的薪水到底有多高?其实只有发工资的人和领工资的人最清楚。因为薪水是业内最为敏感的话题之一,包括猎头统计的数字都是业内人士自报,但外资大行基本可以用“年薪百万”来做为基层入行benchmark,随后以每年两位数百分比增长。
 
  2.Hours:进入投行前对每周工作100个小时、收到一封邮件就奔赴机场的工作状态没什么感觉,可能会想体验一把挑战自我。
 
  但当超时工作和不可控的差旅成为常态时,你的内心可能是崩溃的。Hours也是变为从业者之后最喜欢问及的、离开投行后最需要拿出来比对的硬指标,“The hours are so much better”为辞职后的常用句。能够在hours上更人性同时pay更好的行业基本上只有PE(私募股权基金)和HF(对冲基金),但是去买方相比“离开”更像是登上了职场金字塔的更高一个阶级而已。
 
  当然,在投行里多干几年hours也会逐渐变好(通常在VP级别以后),但始终会保持在一个相对高压的工作环境下。Hours也是最快能够辨认自己是否适合这个行业的方式,不能适应的人会在实习期间或工作的前两年内离开,而能够适应的人会完全习惯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的作息安排。
 
  3.Industry Outlook:金融行业曾经是发展最迅速、人才需求量最大的行业。
 
  在行业的增长期,即便pay和hours不是最佳,通常也有很多人前仆后继的想进去,或者愿意待下去继续观察,但金融危机改变了这一常态。
 
  这里顺带简单讲一下投资银行近几年的行业发展吧。在中国以外的全球金融市场是高度关联的,甚至可以说是一体化的(例如在美国受到监管的美资投行会把公司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释放到全球分公司)。
 
  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基本上全球金融服务行业一直处于灾后重建状态,而由于金融危机影响到了平民的日常生活(失业率上升),媒体对华尔街投行的收入开始大幅度曝光,也让欧美政府在选民的强烈不满下展开了许多强制监管政策。投行一方面盈利能力下降(由于Volcker Rule规定需将自营业务剥离)、另一方面高级别banker的年终奖也被附加上各种条款(例如由原本的现金变为公司股票或分若干年付完),因此从一个基层投行员工的角度来看行业未来发展,会意识到其实投行已经告别了pre-GFC的鼎盛时期。
 
  非理性动机
 
  但是,大部分人进入投行的动机并不是完全理性的。所以以上这几点只能构成入行之后跳槽的主要原因,而不完全能够组成一个人离开投行的全部原因。因为无论是进还是出,能够让人持续为了一样东西超负荷工作的最深层原因,永远都是非理性的。
 
  非理性动机主要包括兴趣、证明自己和逼格。
 
  1、兴趣:在金融行业中真正对金融拥有浓厚兴趣的人是小众。
 
  很多人并不是为了兴趣而来,而是来了之后再去寻找自己对所分配到的行业组或产品组产生兴趣。就好比旧社会结婚后再想办法爱上自己的配偶一样,喜欢上了是福分,喜欢不上也是常态。这种情况在未入行的学生人群中更为明显。大家普遍都是为了薪酬和逼格这类比较肤浅的原因去应聘,而当被问到“你为什么想要进投行?”的时候却又根据面经法则必须表现出对于投行的浓厚兴趣,所以该问题所得到的答案通常是最空洞的,例如“我很喜欢公司的人,他们都很聪明”、“我喜欢挑战,每天起来上班都很兴奋”、“我希望通过金融能够帮助到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等。
 
  兴趣决定了金融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个means(手段)还是一个end(目的)。对于真正对金融感兴趣的人,它是个end,所以这些人就算离开投行也会选择去其他更贴近兴趣点的金融机构,比如买方、研究;真正走的都是那些把金融当成一种学习经历或赚钱渠道的人。
 
  2、证明自己:很多还算聪明的小孩大学毕业之后,不清楚自己喜欢什么、该干嘛的时候,持续不断地“证明自己”就成为了他们的奋斗目标。
 
  在西方,这种人可以叫做“Over-achiever”,翻译成中文可以理解为拿了一辈子三好学生奖状的人。但这种动力的缺陷就是它的保质期很短,获得结果后就需要寻找其他的方式继续证明自己。
 
  另外,投行曾经是小部分人能够进入的小众圈子。而任何一个流行的东西,当所有人都了解它并追求它、甚至有很大一部分人已经获取它的时候,它就不那么酷了。或许今天的互联网创业也会慢慢沦落为此。
 
  3、逼格:逼格可能是很多人不会承认的高权重决定因素。
 
  而它的主要来源是全球范围内对整个华尔街、投行、金融界的标签化和神话化。就好比六七十年代的中国说自己父亲是军人一样,过去四五年最炫酷的一句话自我介绍,莫过于“I’m a banker at Goldman Sachs.”
 
  在西方,从《门口的野蛮人》开始就有过无数本书和电影描绘华尔街一夜暴富的神话,而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公众舆论也一步步坠落到《华尔街之狼》里面演绎的短视和荒淫无度。在中国,从曾子墨的《墨迹》开始,拉开了海归精英登上华尔街舞台的序幕,一代人誓死要穿着Armani的西服、拖着Tumi的拉杆箱、在机场VIP lounge用公司发的Blackberry飞速地回邮件、ThinkPad里的Excel计算出下一个公司客户的valuation range#用鼠标你就输了#。但越是荒唐的财富神话反而越激起了人们的向往,也成功将投资银行推向"中国父母最希望子女进入行业排行榜"的榜首。
 
  在这些宣传中你看不到的是,Blackberry里的邮件最经常回复的是“Will do”,Excel即使练成了键盘上的肖邦,最常计算的不是WACC,而是把昨天休市的股价更新到今天的股价然后粘贴到PPT里。
 
  逼格,始终是别人眼中的你。
 
  一旦自己眼中的自己比别人眼中的自己更重要时,逼格就成了浮云。离开投行并不只是换一份工作,而是改变生活方式。这个生活方式可能看起来好极了(商务舱、五星级酒店、司机、秘书、一张让人直视你的名片),但也让你离真实的世界渐行渐远,不可避免地高估自己的实际价值。
 
  其他的一些客观原因
 
  离开投行除了进入时的动机消失以外,还有一些没有提到的重要维度,是入行之后才会体会到的,比如晋升机制和公司文化/人。
 
  1、晋升机制:投行的晋升机制有一个严格的hierarchy,根据每一个人在业内的年份决定你的职位、薪资、以及话语权。
 
  因此投行里不是看一个人的年龄,而是看人的从业龄,比如一个28岁的2nd year analyst可能需要听一个26岁的1st year associate派活。所以无论能力与否,在投行里即便是天才,也必须一年一年地往上爬,其结果是入行越早越骄傲、越晚越吃亏。当然,偶尔跳槽可以加快爬的步伐,但在互联网时代,“爬”依然是最贴切的动词。
 
  2、公司文化/人:公司文化夸的再好,实际感受到的还是每天一起工作的人,这些人是否承载了好的公司文化决定了每天工作的爽和不爽。
 
  这一点比较难进行客观衡量。因为有人会告诉你投行的人都很拜金、浮夸、乱,但我两年中的同事并没有让我这么觉得,尽管市场上这样的人大有人在。这一点无法从公司、部门、城市这些层面去评论,因为真实体验是细分到每一个组的。有些人运气很好,碰到喜欢也喜欢Ta的团队,而有些人会因为人的不合而迅速跳槽或转行。对于在其他方面并不是非常强求的人群(也就是之前提到的1-7),人的权重可能是最大的,也就是说如果和同事处得很好就会一直干下去,哪天和某个同事撕逼了可能就开始撰写离职告别信了。
 
  除了投行外的其他选择
 
  我没面过几家咨询公司,但买过一本咨询面试圣经《Case In Point》,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高盛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摩根士丹利,而是麦肯锡。作者所指的就是应届毕业生的人才战争。而如今,高盛和麦肯锡出现了更加强悍的对手:硅谷。”
 
  在西海岸工作有了各式各样的标签:更好的工作时间、同样或更好的收入、绝对更好的行业前景(且不论泡沫不泡沫)、以Zuckerberg为代表的新一代高逼格创始人、以及通过创建一家有影响力的企业来证明自己的可能性。如果说金融危机前的最高目标是“财富自由”,如今这些人都将标准提升至“改变世界”的层面,尽管实现的可能性低过遭雷劈,但至少从时机上来说,现在改变世界的难度貌似要低于金融危机爆发之前。
 
  华尔街正面临着史无前例的talent drain(人才流失)。这也是为什么华尔街各大行拼命在想方设法将工作更加自动化、减轻初级员工工作时长、提高初级员工基本薪水等变动。当然,全球各大行每隔一段时间暴毙一个分析师的新闻也让他们不得不紧张起来。未来会陆续有更多的人离开投行和传统行业投身更具有颠覆性潜质的行业,因为时代在变,尤其是中国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正带着13亿人飞速前进着。这当中所蕴藏的机会成本,是一种一眨眼就有可能错过的可能性。

  来源:爱问经管。采编自微信公众号:一次过CFA。图片来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作者的付出和努力!部分文章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国FRM考试网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中国FRM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