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P:金融开放下的风险管理

发布于:2021-07-01 来源:GARP
2023FRM备考资料
FRM思维导图 全新复习资料 FRM前导课程 历年习题汇总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人民银行会同其他金融监管部门集中宣布了50多条对外开放政策,不仅取消了银行、证券、基金管理、期货、人身险领域的外资比例限制,还取消了企业征信、信用评价、支付清算等领域的市场准入限制,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程度不断提升。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主任尚福林表示:十四五期间,金融业将在规则制度型开放上迈出新步伐。金融开放对于银行业来说是一次大展身手的机会,银行业通过学习境外金融机构的先进知识和技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合作伙伴关系。他同时也表示,要稳妥地推进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把握好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之间的战略平衡。
 
金融开放对银行业的影响
 
根据《引入外资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对中国153家商业银行的实证结果表明:引入外资降低了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但外资持股比例与中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呈非线性的U型关系。当外资持股比例超过一定临界值时,会导致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上升。随着外资金融机构市场准入的大幅放宽,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进程的持续加速,汇率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有序推进,中国金融开放的步伐明显加快。金融开放在为我国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蕴含着较大的金融风险。
 
1.利率自由化与银行风险
 
利率自由化作为金融自由化的关键与核心,可由以下三方面的作用来影响银行机制。①利率自由化导致竞争加剧,银行之间会相互竞争客户和抢占市场份额;②利率自由化增加了利率风险;③利率自由化增加了银行的信贷风险。
 
2.资本流动与银行风险
 
金融开放影响跨境资本流入、流出两个方面。①从资本流入方面看,金融开放进程的加快促使跨境资本快速流入,易导致经常账户出现赤字,实际与名义货币量不正常增长,哄抬房地产与股票价格,降低本国市场金融稳定性。同时,短期资本流入易使我国汇率政策有效性降低,货币政策独立性削弱。②从资本流出方面看,发展中国家的跨境资本流出对经济有负面影响,金融开放进程加快跨境资本的流出速度,易导致我国金融的不稳定,从而直接反馈于跨境资本流动本身,增强外部整体风险。
 
3.资产泡沫风险
 
金融开放加速国际资本流动,提高投资者投资预期,对风险性资产估值较为乐观,导致杠杆率不断上升,然后由于经济放缓等因素,未达到收益预期,杠杆断裂,引发金融风险。
 
金融开放下的风险管理
 
目前,中国银行业发展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国内市场,而是向着国际市场进军,同时跨行业的发展也渐趋明显。根据央行发布的《2020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显示,境内金融市场股票和债券成为境外主体增配人民币资产的主要品种。截至2019年末,境外主体持有境内人民币股票和债券规模同比增长48.6%。其中持有债券托管量占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托管总量的2.3%,持有股票市值占A股总流通市值的3.6%。2019年,境外主体新增的境内人民币资产中,股票占比为66.6%。
 
金融开放致使金融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大,金融机构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在内部和外部复杂的金融环境下,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也越来越大。国际金融风险具有极强的破坏性和影响范围的广泛性,对于金融业来说,金融机构的资本金被侵蚀、资产难以收回、金融秩序出现混乱等,其波及范围甚至会覆盖一国甚至多国造成全球经济的剧烈震荡和破坏。
 
金融开放下的外部风险,包括外汇风险、国际融资利率风险、国际投资中心的国家风险以及国际金融衍生品风险等等。
 
1.外汇风险:即当某些突发事件发生时,汇率可能短时间内快速波动。外汇汇率受众多因素影响,变化莫测,当国际市场汇率波动剧烈时,买卖差价加大,导致国际交易成本的提高。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截止至2021年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7,000亿美元。外汇管理局表示,境外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全球经济复苏和国际金融市场仍面临较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
 
2.国际融资利率风险:在国际货币资本借贷中,因国际利率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始料未及的变动,致使有关国际金融主体其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或实际成本与预期成本发生背离,从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40多年来,LIBOR在全球金融服务业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金融市场进入LIBOR过度阶段,过渡阶段的风险防范以及新基准利率运用可能存在的风险,也将成为未来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因素之一。
 
3.国际投资中心的国家风险,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文化风险等。
 
4.国际金融衍生品风险:金融衍生品本身具有高杠杆、高风险、虚拟化的特征,相较于传统金融工具而言具有极强的风险性,而国际金融衍生品受国际社会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将风险进一步扩大,金融机构在处理国际金融衍生品时需要格外注意风险预警与防范,否则将会给投资者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除了提防外部风险外,商业银行在金融开放过程中必须要将风险管理内容考虑在内,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体系,并制定长远发展战略规划,以此确保企业的发展能够更加良性和健康。
 
风险管理是降低风险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方式。金融风险管理师(FRM)是全球风险管理领域权威级的国际资格认证,通过FRM课程是提高专业技能、提升风险决策能力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在网络技术加持下金融服务更加多样化,所涉及的范围以及渠道越来越丰富,对金融风险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鉴于这种情况,金融机构更要强化风险防范工作,不断加强对风险的认知和理解,树立风险意识,积极构建自身的风险预警系统,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先进技术以及大数据的相关技术,设计风险管理系统,并建立数据管理库,将数据进行统一和集中管理。
 
首先,通过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流程,结合大数据的相关技术对风险管理流程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最大程度降低风险,规避风险。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的风险管理体系,不断优化管理控制工作,针对金融风险提出有效对策,始终坚持将风险管理机制贯穿于业务的各个流程,并落到工作实处。
 
其次,建立外部信息获取渠道及数据库,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形成风险管理意识,对市场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发展态势以及相关金融资料等进行分析,查找存在的金融风险,不断提升金融风险的判断能力,从而进行规避。要时刻关注外部因素对风险的影响,主动识别潜在风险,利用风险测度模型对风险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FRM课程提供多种测度模型对其进行分析,如VaR风险价值模型,对风险进行提前的计算,由此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而提升金融风险管理水平。
 
最后,利用先进技术手段,综合提升风险管理能力。金融科技对风险管理影响是FRM持续关注的前沿问题,随着网络技术渗透银行的方方面面,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使得风险管理效率得到显著提升。金融风险管理工作在未来的发展中会更加优化和完善,为金融业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转载自GARP公众号,版权归GARP所有;

相关推荐
 
 

责任编辑:中国FRM考试网